VGCC 抗體標本的采集及保存
更新時間:2022-08-28 點擊次數:544次
探討血清電壓門控鈣通道(voltage-gated calcium channel, VGCC)在帶狀疤疹中的意義,為臨床更好的治療帶狀疤疹(herper zoste,HZ)以及預防帶狀皰疹后神經痛(post herpetic neuralgia,PHN)的發生提供理論依據。方法:收集帶狀疤疹患者50例,在人院、出院當天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(visual analoguescale, VAS)進行疼痛評分及ELISA法檢測血清中VGCC抗體的濃度,于出院后1月隨訪是否發生PHN。檢測2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VGCC抗體的濃度為對照。
VGCC 抗體應用雙抗體夾心酶標免疫分析法測定標本中VGCC水平。用純化的抗體包被微孔板,制成固相抗體,往包被單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VGCC抗原、生物素化的抗人VGCC抗體、HRP標記的親和素,經過*洗滌后用底物TMB顯色。TMB在過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轉化成藍色,并在酸的作用下轉化成黃色。顏色的深淺和樣品中的VGCC呈正相關。用酶標儀在450nm波長下測定吸光度(OD值),計算樣品濃度。
VGCC 抗體標本的采集及保存:
1.細胞培養物上清:請離心后收集上清,并將標本保存于-20℃,且應避免反復凍融。
2.血清:標本請于室溫放置2小時或4℃過夜后于1000xg離心20分鐘,取上清即可檢測,或將標本放于-20℃保存,但應避免反復凍融
3.血漿:可用EDTA或肝素作為抗凝劑,標本采集后30分鐘內于2-8°C 1000xg離心15分鐘,或將標本放于-20℃保存,但應避免反復凍融。
注:標本溶血會影響檢測結果,因此溶血標本不宜進行此項檢測。
4.組織勻漿:將動物的組織標本先用PBS洗滌,去除多余血液,勻漿化后放在20mIPBS中于-20° C放置過夜,第二天,經過二次反復凍融破膜,將勻漿物5000xg離心5分鐘,取上清即可檢測。